电圆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圆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北京探索老城留白增绿新路径史家胡同添了6座微花园

发布时间:2021-01-09 01:47:33 阅读: 来源:电圆锯厂家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马桶变身文艺花池,老砖瓦砌出漂亮花坛,空调水收集搭建浇灌系统......春光明媚的五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联合团队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居民联手共建,改造了家门口6座别具匠心的微花园,为美丽的胡同又添新景致。

5月14日下午,参与微花园共建的居民们齐聚史家胡同博物馆,4户居民在微花园评比中获得了“大奖”——生活美学家证书和一套绿植小工具。“出门就能欣赏上这么美的微花园,现在我成了街坊们羡慕的对象。”家住史家胡同54号院的居民宗秀英表示。

宗秀英家门口的小园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墙根儿花园”。这块只有不到80公分的小场地完全依靠西边的院墙而存在,过去宗阿姨自己种植了果蔬藤搭建了竹竿,还堆放了许多杂物。经过一番改造,杂物堆摇身一变成了“墙根儿花园”,木隔板和木格栅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土绣球、喇叭花等花卉,春意盎然。宗阿姨过去攒的酒瓶子、旧电热水壶、电饭煲内胆等杂物也变废为宝种起了花。

“墙根儿花园”的落成让宗秀英家门前成了块“香饽饽”。“微花园虽然小,但街坊邻居一开门就看见花花草草,心情特别好,经常过来坐坐、聊聊。”年过八旬的宗秀英手脚麻利,精神抖擞,“北京天气干燥,我用塑料瓶改造了个喷水壶,每天给花园浇水,辛苦点也不怕,就当是运动了。”

“墙根儿花园”是这次北规院和央美的联合团队与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居民联手共建改造的6座微花园之一。据了解,早在2017年,北规院央美联合团队以朝阳门街道为基地,组织当地居民开展了“旧物改造盆栽工作坊”“微花园景观设计工作坊”“胡同里的微花园参与式设计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与街坊邻里探讨共同提升胡同微景观的可能性。

今年,持续的社区培育孵化成为落地行动,联合团队在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的支持下,与6户居民建立合作,针对胡同、院落内的公共、半公共空间开展参与式设计,亲手重塑家门口的微花园、微景观。

改造开始后,居民们发挥自己常年照料植物的经验,给北规院央美联合团队提出了“挑战”。“我这块地背阴,希望植物能都耐阴,好养活。”“北京冬天太冷了,微花园里的花得能耐寒。”“我希望能把夏天的空调水和雨水收利用起来,看看能不能收集起来浇花,这样既生态又环保。”家住史家胡同44号院的秦鸿胜给设计师刘欣提出了要求。

秦叔叔自己喜欢琢磨,喜欢自己动手设计花园、搭建花园。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随时都可以给花园“做一件新衣裳”。“我想自己动手参与花园的搭建,不需要请工人,我想自己琢磨琢磨,这样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秦叔叔表示。

在秦叔叔和设计师刘欣的共同努力下,秦叔叔家窗根下的地下室顶棚变身“空中雨水花园”。设计师使用回收材料搭建,用pvc管收集空调冷凝水,既不会造成空调水乱流又能灌溉植物,形成一套自动灌溉系统。“空中雨水花园”的落成让秦鸿胜成了个大忙人,有小朋友拿着儿童相机来拍照,也有平常不聊天的邻居专门来问:“这是什么花啊?真好看。”秦叔叔主动变身宣传员,自豪地给街坊邻里介绍:“这是咱们社区跟北京市规划院、中央美院,一起给咱们胡同做的微花园。以后还有机会,欢迎大家报名!”

“要说过程中最感动的事情,那就是秦叔叔一直坚持自己动手施工,自己做每一个细节。施工历时一天,期间叔叔没怎么休息,他非常投入的跟我一起在为我们的微花园努力,甚至在晚上我们结束施工后叔叔仍然不舍得离开,还在一直反复斟酌如何能让花园更好。”设计师刘欣表示。现在,秦鸿胜又在琢磨着打造“空中雨水花园2.0版”,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立体花框,目前正在制作中,不久就将在微花园中亮相。

项目中,为了加强试点项目的示范性、可复制性,联合团队提出了低成本、旧物利用的改造原则,鼓励居民利用大杂院中占据空间的碎砖瓦、旧盆罐装饰微花园,在降低实施成本的同时也腾出了院落空间。

借助胡同微花园实践,北规院、央美与朝阳门街道共同摸索出一条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工作路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责任规划师赵幸介绍:“我们试图通过责任规划师长期在地的观察与交往发现社区居民的兴趣和需求所在,通过工作坊、展览等一系列手段凝聚和放大共识,将其孵化成为共同期待的落地行动,驱动街区居民在规划设计引导下开展自发、有序、良性的街区环境微更新。”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的侯晓蕾老师如今已是胡同居民的老朋友了。“在长期研究老城景观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胡同居民自发种植的宝贵意义,适合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胡同空间形象,改善微气候环境,还可凸显胡同气质与风格,承载传统与文化。而与居民共建共治微花园景观则不仅是实现城市留白增绿、街区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区营造的有利契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引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像微花园一样接地气、有人情味儿的街区更新实践会陆续落地,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为主题的征文

小小的瓶子

兵马俑